民间文艺家协会 |
【字号:大 中 小】 |
高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简介 高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81年11月,是高州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其前身称民间文艺研究会,1988年改称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会最初只有会员14人,至1985年发展到20人,其中省民协会员7人;1988年增至23人,其中省民协会员11人;至2011年,会员增至29人,其中国家民协会员1人,省民协会员11人。 高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坚持组织本会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正确文艺导向,努力发挥会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等方面的民间文化遗产收集、保护、传承工作,不断探索建立完善民间文学艺术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致力促进民间文学艺术事业的开发、创新与利用,为推动我市民间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目前,全市民间文艺队伍呈现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民间文艺事业繁荣兴旺、异彩纷呈。 一、近年工作回顾 (一)协助做好非遗申报工作 一是全国民间木偶艺术之乡的申报工作。由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申报评审工作,是一项全国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工程。该工程实施以后,我市宣传、文化部门认真抓好申报工作。其评审申报材料《精湛古朴的高州木偶戏》,由我会会员冯国成同志撰写,为申报工作取得成功创造了条件。 二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由文化部组织实施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程。争取将高州木偶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市文广新局的安排,会员盘广琦同志负责撰写《高州木偶戏》申报评审材料,周泽明同志负责资料、照片、文字说明等方面的工作,保证了我市木偶戏申遗成功。 (二)编撰出版《广东民间故事集(高州卷)》 由全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发起的编撰出版《广东民间故事集(高州卷)》工作,在协会主席黎裕权同志的主持下,在茂名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指导下,该部专著已经脱稿,主编为黎裕权同志。专著集我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笑话等诸方面之大成,洋洋洒洒40多万字。是我市民间文艺工作者心血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实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 (三)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我市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结合高州实际,重视民间文艺基本理论学习和研究,不断用先进的文艺理论武装头脑,并撰写了不少理论文章,发表在省内外的报刊上。其中有黎庆文的《木偶艺术的价值与提高》,黎裕权的《高州山歌琐谈》,冯国成、黎裕权的《芳香四溢的高州民歌》、冯好华的《高州地方风物研究》,周泽明的《冼太庙铜鼓音乐研究》,等等。这些理论文章的问世,在文化艺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获得了好评。 (四)文艺新作精品迭出 长期以来,民协坚持不懈抓好民间文艺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张绍同志倾其一生心血,先后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民间传说80多篇,发表作品50多万字,成果丰硕。黎裕权同志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缀,有许多文章见诸报端。其个人作品专集《岁月涛声》由出版社出版发行,反响强烈。朱福潮同志撰写的长篇民间故事《马头岭的故事》在《广东民俗》杂志分多期连载,引人注目。二十多年来,协会会员共搜集高州山歌2000多首,民间故事200多篇,这是继我市出版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之后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可喜可贺。 (五)队伍建设亮点多多 一直以来,民协在会员发展工作中,坚持积极、慎重的原则,广纳民间文艺优秀人才,不断充实和扩大我市民间文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我市民协有会员29人,其中中国民协会员1人,省民协会员11人,是一支开拓进取、充满活力、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 (六)民间艺术异彩纷呈 长期来,我市民间木偶戏、八音班、山歌队,自编自排节目,深入城市基层演出,为群众献上丰富的文化大餐。各种演出活动十分火爆,“村村皆锣鼓,镇镇听弦歌”,热闹非凡。特别是高州木偶剧团、梁东兴单人木偶班演出团队,以其良好的台风、精湛的艺术,长期活跃在省内外各地,深受观众青睐。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登台亮相,一展芳华,成为我省民间文化艺术领域最闪亮的名片,为我市增色不少。在这些演出活动中,会员曹章玲、吴龙彪、梁东兴等同志作出了积极贡献,功不可抹。 二、今后工作设想 (一)加强民间文艺队伍建设 加大培养和发展新会员的力度,将那些热心民间文艺事业、具有一定民间文艺特长的文艺人才吸收到队伍中来。积极推荐优秀会员参加全国性、全省性民间文艺活动和参会,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素质,为高州民间文艺事业的繁荣兴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推进精品佳作不断涌现 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挖掘题材,发现典型,不断收集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精品。 (三)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要发挥自身优秀,积极投身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工程及抢救保护重点项目,做好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工作,打造高州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服务人民群众,为推动民间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条件。 (四)努力创新工作机制 围绕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强市的目标,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发展能力,壮大自身实力,提升协会凝聚力,拓展社会影响力,不断开创我市民间文艺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主 席 黎裕权 副主席 杨 生 曹章玲 秘书长 黎扬广
黎裕权简介
杨生简介
曹章玲简介 曹章玲,女,高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州市木偶粤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擅长木偶戏表演及配唱艺术。她三十几年来对木偶粤剧表演艺术刻苦钻研,积极进行艺术探索,从没间断。自1995年任高州市木偶粤剧团团长至今已有十六年。她爱岗敬业,爱团如家,带领全团演职员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积极担负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市木偶戏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多次率团赴省、港、澳进行木偶艺术交流,获得业界高度赞扬。其本人在艺术追求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成绩显著。在剧团演出的二十多本剧目中担任主演。2002-2005年度被评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8月参加茂名市民间民俗艺术展演,荣获“纪念奖”。2006年10月参加广东省国际旅游文化节演出,荣获“优秀演出奖”。2008年10月参加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展演,荣获“特别奖”。2009年4月应邀率团赴港参加第二十一届塔门联乡太平清醮庆典演出,受到香港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获赠锦旗一面,“蜚声国际”和个人纪念品“天后娘娘”一件留念。2008年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5月被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广东省文化厅表彰。2010年7月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展演,2010年10月,参加了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的广东省“特色剧种”展演,演出节目精彩,获得国内外观众和师生的高度评价。她在木偶戏的演出和研究方面都具有较深的造诣,发表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知名度。 曹章玲从事木偶戏表演几十年以来,能把木偶杖头操纵表演得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她能表演生、老、净、丑等角色,擅长担当花旦、夫人角色。所演的角色都能演得逼真生动,有“能人所能,能人所不能”的绝技。角色配唱声音清亮,悦耳动听,声情并茂,精湛的演技和唱功,深受观众的爱戴和好评。
|
友情链接 |